今天小编与大家提高成都槽钢成材率的方法和技巧,一起来了解下吧。
1、优化坯料尺寸
优化计算好锯头锯尾长度,通过减少切损来降低金属消耗,达到提高成材率目的。优化计算公式,轧件长度考虑为计算切头、切尾及中间切损后的长度,坯料断面为考虑到圆角后的面积,成品断面为考虑到负差后面积。
2、导位
对导位进出口盒子的宽度尺寸进行改进,由原来的比轧件宽20-30mm,改为宽10-15mm,上下导板的高度由原来的比轧件表面高(低)10-12mm改为高(低)6-8mm,确保轧件顺利咬入、吐出,避免"咬偏"和"跑偏"。
3、工艺孔型优化
对部分小号槽钢,考虑侧壁斜度的优化,以减小精轧道次孔型的侧壁压力和孔型磨损,从而提高成材率;对部分老型槽钢,优化道次的分布,将较大变形量前移,减小后部各道次的轧制压力;对大号槽钢,加高、加宽粗轧切分楔,以改善咬入条件,中轧孔型,适当增大腰部和腿部的变形量,确保后续工序轧件尺寸合适,精轧采用负公差设计。
4、加强坯料热送强度,减少金属的烧损
采取堆钢保温和优先入炉等措施,提高热送比率。进一步提高坯料入炉的温度,减少坯料在加热炉停留时间,提高加热的质量,减少烧损,提高成材率。
5、精整工序优化
将成品轧机到锯机间窄辊道由600mm改为1100mm,避免了因轧件交错出现的堵锯现象,对型钢冷床进行改造,**所有拨爪同步进行,避免拉斜钢和卡钢现象!
以上就是与大家分享的提高成都槽钢成材率的方法和技巧了,大家都了解了吗?